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配资推荐
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日前,国家文物局、国家林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保护名录共包括28个项目,四川剑门蜀道遗址·翠云廊古柏群剑阁段、青城山古建筑群天师洞·天师银杏两处项目入选名录。
剑门蜀道遗址·翠云廊古柏群剑阁段协同保护对象,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和蜀道翠云廊剑阁段古柏群。剑门蜀道遗址是战国至清代的古代交通遗迹,沿途保存了古驿道、拦马墙、古建筑等丰富遗存。翠云廊剑阁段是剑门蜀道遗址的核心组成部分,沿途保存的人工古柏林为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行道树群,7778株古柏平均树龄高达1050年,世所罕见,在生态、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象征。
青城山古建筑群天师洞·天师银杏协同保护对象,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城山古建筑群天师洞和树龄约1900年的银杏。天师洞道观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年),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古建筑群在选址、总体布局、建筑空间处理等方面达到很高水准,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师银杏位于“第五洞天”道观中,相传为东汉张天师手植,树高37米,冠幅25米,胸径2.5米,古树如塔耸立,气势雄浑,与天师洞古建筑群交相辉映,极具审美价值。
三部门发文指出配资推荐,为协同推进文物和古树名木系统性保护,确定了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请各地文物、林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共同做好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对象的全面保护、科学管护和深入阐释工作。
正中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